全国31个省市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全部公布了配资公司开户,退休老朋友们只要登录当地人社部门的官方网站,就能查到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调整细则。这个消息一出来,各地社保部门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落实补发工作,把1-7月份这几个月该涨的养老金一次性打到退休人员的账户里。这就像突然收到一个意外惊喜,对很多老人来说,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,但确实能让手头宽裕一些。
前几天我在社区活动中心就遇到一位退休教师王阿姨,她高兴地给我看手机上的银行短信提醒。短信显示她收到了595元的养老金补发款,折算下来每个月涨了85元。王阿姨说这笔钱正好可以用来交下半年的物业费,还能给孙子买些学习用品。看着她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,我也替她感到开心。
不过也有不少老人向我反映,说自己的养老金补发还没到账,心里有点着急。我建议他们先别慌,首先要确认自己今年的养老金资格认证是不是已经完成了。现在很多地方都能在手机APP上操作,特别方便。要是认证已经通过,那就耐心等等,因为每个地区的发放进度确实不太一样。
我认识的老张头就是个急性子,看到邻居们都收到补发款了,自己的账户却迟迟没有动静,急得直跺脚。后来一问才知道,他们区的发放时间本来就比其他地方晚一周。果不其然,没过几天钱就到账了。所以啊,这种事情真的急不得。
说到补发金额,我发现老人们特别爱互相比较。李大爷和王大妈同一年退休,这次补发金额差了200多块钱,李大爷心里就不太平衡。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,每个人的缴费年限、退休前的工资水平都不一样,补发金额自然有差异。与其纠结这些,不如想想怎么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。
此外,还有不少退休老人比较疑惑,当前60、70、80的退休老人,养老金涨幅是否会差很多呢?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聊聊,毕竟关系到大家的晚年生活质量。
先说说现在的养老金调整政策。从实际情况来看,年龄越大的退休老人确实能享受到更多照顾。这主要是因为各地都有高龄补贴政策,说白了就是给年纪大的老人额外多涨点钱。比如今年河南省的调整方案就很能说明问题。
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。假设有三位退休老人,都是交了15年养老保险,现在每月领4000元养老金。区别在于年龄:A老人60岁,B老人70岁,C老人80岁。按照河南今年的调整方案算下来,A老人每月能涨53.35元,B老人涨68.35元,C老人涨83.35元。换算成涨幅的话,A老人涨了1.33%,B老人1.71%,C老人2.08%。
这么一看差别还是挺明显的。同样是退休老人,80岁的比60岁的每月能多拿30块钱。一年下来就是360元,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。这钱可能不够干什么大事,但多买几斤肉、多添件衣服还是可以的。这种差别化调整,确实能看出国家对高龄老人的特殊照顾。
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,养老金的调整不是一刀切的。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太一样,而且还要看个人缴费年限、原来拿多少钱等因素。所以千万别听风就是雨,看到网上说什么就信什么。最靠谱的办法是仔细看看当地的调整方案,或者直接去社保局问问。
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现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。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,年轻人交社保的越来越少,这个趋势短期内很难改变。所以建议还没退休的朋友们,一定要早做打算。
一个是按时足额交社保,能多交几年就多交几年。现在很多人觉得交够15年就行了,其实交的时间越长,退休后拿的钱就越多。二个是就是要学会理财,光靠养老金过日子可能会比较紧张。有条件的话可以买点商业养老保险,或者做点稳健的投资。
我认识不少退休老人,有的过得挺滋润,有的就比较拮据。差别主要就在有没有提前规划。那些年轻时就知道存钱、懂得理财的老人,现在日子都过得不错。反倒是有些觉得\"船到桥头自然直\"的,现在经常要为钱发愁。
说到底,养老这件事不能全指望国家。地方上给的养老金是基础保障,想过得舒服点还得靠自己早做准备。特别是现在医疗费用这么高,万一有个大病小灾的,光靠养老金可能真的不够用。因此,不管是已经退休的还是没退休的,都要把养老问题重视起来,已经退休的要学会精打细算,没退休的要未雨绸缪。毕竟谁都不想老了还要为钱发愁,对吧?
最后说回养老金调整的事。虽然高龄老人确实能多涨点钱,但这个差距也不是特别大。关键还是要看平时的积累和规划。与其纠结每年能多涨几十块钱,不如想想怎么让手头的钱更值钱。比如学学理财知识,或者发展点小副业,这些可能更实在。总之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。早点准备,多点规划,晚年生活才能更安心。希望每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,老有所乐。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