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央视的镜头再次聚焦到了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——四川舰。这一次的露面,四川舰几乎已经达到了全面建成的状态股票配资利息,从外观和细节来看,各项设备已经基本完备,预示着它距离正式入列服役已经不远了。
借助央视公开的画面,不少军迷又开始了热情洋溢的“细节考古”。有的开始计算烟囱的数量,根据舰体上的排气口位置推测,076大概率采用了两台大功率燃气轮机配合六台柴油机的动力组合;也有眼尖的网友细数雷达阵列的“板砖”,也就是方形的相控阵雷达天线。原本以为数量不多,但一统计竟发现居然有30块左右!这个配置简直惊人,不少人惊呼:076仿佛是将055驱逐舰和054B护卫舰的雷达系统通通搬上去了。
数来数去,疑问却越来越多。烟囱也好,天线也罢,076越细看越显神秘,仿佛它并不是我们原先认知中的“两栖攻击舰”。我记得最初看到它甲板上的那部电磁弹射器时,就感到十分困惑——这不是传统航母的装备吗?怎么出现在了一艘两栖舰上?
展开剩余76%要知道,在全球海军装备中,还从未有哪艘两栖攻击舰安装电磁弹射系统。从纯技术层面讲,装电弹当然可以实现,但它所衍生的一整套支持系统却极为复杂。电弹意味着它需要弹射重量级舰载机,而非几吨的小型无人机。那究竟是什么类型的舰载机需要这样的设备呢?是大型的舰载无人机?还是轻型预警机?
如果真的是预警机或者重型无人机,那么不仅需要专门的弹射系统,还必须配备庞大的机库、维护设备和保障系统,这会极大地挤占本该服务于登陆作战的载荷空间。而对于一艘两栖攻击舰来说,主业是两栖登陆,不是航空母舰式的空中作战指挥中心,因此这种配置显得十分“越位”。
除了电弹之外,“板砖”数量过多也带来了更多谜团。通常情况下,两栖攻击舰并不会装备如此密集的电子设备。因为其主要任务是投送部队和装备进行登陆作战,对海空探测和打击能力要求不如驱逐舰高。然而076的配置却完全打破了这一常规,显然并不是为简单的自保服务。
顶级驱逐舰才需要搭配如此多的雷达,是因为它们需要同时控制大量的远程导弹系统,而076并未公开装备这类武器。那么,这些“板砖”究竟是在做什么?076到底是更倾向于传统的两栖攻击舰,还是正在悄然向轻型航母转变?
从现有信息来看,有人认为076拥有坞舱,就说明它一定是两栖战舰。这个判断放在过去可能成立,但在未来,事情或许并不那么简单。因为坞舱的用途早已不局限于搭载气垫船或登陆艇,它同样可以容纳各种类型的无人作战平台,比如无人快艇、无人潜航器等。如此一来,076极有可能被设想为未来“无人舰母舰”的实验平台,其用途远不止两栖登陆。
而最核心的问题,仍然是那部电磁弹射器到底要“弹”什么。我倾向于认为,这款弹射器所服务的舰载机将是一款尚未公开的新型重型无人机,它可能兼具远程攻击与侦察能力,成为海上体系作战中的关键节点。
而关于那三十多块“板砖”的真实用途,我们的理解也许需要“与时俱进”。过去我们见到这种天线形状就会直觉地认为是雷达,但其实它也可能是电子通信设备的天线,或者用于电子对抗的信息发射与接收终端。它们的存在,不一定是为了打击敌人,可能更多是为了接收来自太空的遥感信息、指挥数据、通信中继,支撑更复杂、更现代化的海上作战网络。
这让我想起了055型导弹驱逐舰曾经的一个技术调整:其取消了传统的大型远程对海搜索雷达“米涅拉尔”,改而依赖更灵活的信息手段完成预警任务。说明未来的远程探测未必都要依靠舰载雷达,空间基站、无人平台、甚至空基系统都可能成为更可靠的信息来源。而信息能否顺畅抵达舰上、处理与分发,才是体系作战的关键。
也许,076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“信息节点”。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“打击平台”,而可能是整个海上作战网络的中枢支撑单位。而今所有的分析仍然只是猜测,076的真正面目,仍需等待其正式服役后,在实战化配置中逐步揭晓。
谜团越大,期待也越高。076是否会成为中国海军下一个划时代的海上重器?从目前来看,它确实值得我们拭目以待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